如今,安徽制造正不断在江淮大地上创造奇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每个阶段都有“代表作品”
安徽是一片制造业的热土,一个个伟大的科技成果、一件件伟大的历史创造不仅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也奠定了安徽制造的重要地位。
2500多年前,安徽铸造的楚大鼎,代表了当时世界青铜器制造的先进水平;1500多年以前,安徽人民发明了宣纸,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100多年前的洋务运动时期,安徽制造出中国第一艘机动舰船、第一部电话机;现在的安徽,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笔记本电脑产量约占世界的八分之一。回顾安徽制造业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形成了一批“代表作品”,支撑着安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安徽工业增速继续保持8.6%增速,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二;新产业贡献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工业机器人增长近一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既要速度,更要质量,质量第一,速度才能有效、持久。”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
如今的安徽,正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智造转变。
创新是最宝贵的“遗传基因”
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
“作为创新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安徽在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牛弩韬说,依托基础研究的显著优势,安徽已经在量子通信、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领域取得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
据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张羽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京东方集团累计可使用专利近60000件,其中2017年新增专利申请数量8678件,其中8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
今年4月,继世界最薄0.15毫米超薄触控玻璃之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创造了又一硕果——0.12毫米超薄高铝盖板玻璃成功下线。此举不仅再次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也标志着中国的盖板玻璃产业全面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盖板玻璃广泛运用于手机屏幕的最外层保护层,简而言之,手机想‘瘦身’,就需要更薄的盖板玻璃。”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李建华说,盖板玻璃越薄,其强度就越低,这就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正是因为在技术上不断钻研创新,一遍遍地实验,才把盖板玻璃从0.7毫米逐渐降低到目前的0.12毫米,今后创新仍然会是我们发展的指南针”。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表示,只有加大力度、集中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才能助力产业发展、经济升级和国家富强。
如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成为安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据统计,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以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创新成果,串起一个个惊艳世界的“惊叹号”。
开放的安徽“迎客天下”
世界潮流浩荡,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安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我们将像黄山上的迎客松一样,以伸展的臂膀、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在大会主旨论坛上表示。
近者悦,远者来。2017年,来皖新设立企业的世界500强有德国大众、美国普莱克斯、英国联合食品集团等7家,益海嘉里、卡特彼勒、意大利马瑞利等500强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继续在皖增加投资。不久前,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安徽先进制造业的“一号工程”取得新进展。
“安徽区位优越,有特别好的人才优势,政府也相当支持,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综合优势,马瑞利才会选择在合肥发展。”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杜伯华说。
如今,安徽已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和优选地。截至今年一季度,已有外资企业6184家在安徽投资,投资总额875.7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41%和24.49%,累计有81家境外世界500强公司投资设立154家企业。